賀!王修含醫師-生醫光電雷射研究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工程論文獎」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台大皮膚科與台大電機學院合作之生醫光電雷射研究論文: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2011, 31(6): 375-386
Quantitative Thermal Imaging for Plasmonic Photothermal
Therapy
Shiou-Han Wang(王修含), Chen-Wei Wei(魏振瑋), Shiou-Hwa Jee(紀秀華), Pai-Chi Li(李百祺)
得到中華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Taiwanese Society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http://www.bmes.org.tw/ 推薦,參加具百年歷史的中國工程師學會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http://www.
cie.org.tw/  民國101年(2012年)「工程論文獎」評選(Enginnering Paper Award),榮獲此殊榮之獎牌,與新臺幣五萬元研究獎金。
論文全文下載(Full Text): PDF
論文全文下載(Full Text): PDF
工程論文獎榮譽榜 
本 學會為鼓勵會員撰著工程學術論文起見,自46年度起設有論文獎金一種,每年給獎論文最多3篇,每篇獎金為新臺幣壹萬元。凡本學會會員撰著工程論文,不論在 學理、實驗、製造或施工方面有新的發現或有經濟上的成就,已在本學會或各專門工程學會主辦之工程雜誌當年1月1日以前1年內登載者外,均可依照規定應徵,
經理事會審查決定後公佈,於每屆年會時授獎。
工程論文獎金係由工程界及交通界於46年間為紀念本學會侯故前理事長家源先生發起籌募學術獎金基金新臺幣壹拾萬元正,以每年孳息所得撥充者。自51年起,以孳息結餘較多,經第26屆理事會之決定將基金改為新臺幣壹拾參萬元正。
自 59年起,為執行第34屆年會交辦提案,經第34屆理事會之決定,工程論文獎金名額增為每年5名,除原設3名之獎金仍由侯氏論文獎金基金孳息所得撥充外, 增設之2名獎金由每屆年會籌備委員會列入預算籌措撥充。論文獎金自60年起提高為每篇新臺幣貳萬元,自66年起提高為每篇新臺幣參萬元,自70年起提高為 每篇新臺幣伍萬元以資鼓勵。另自78年起論文獎金全數悉由每屆年會籌備委員會列入預算籌措撥充之。
民國94年本學會為紀念石故教授延平對工程學術研究與發展之卓越貢獻,特設置「石延平教授工程論文獎」,每年評定給獎論文1篇,頒給獎金新臺幣伍萬元整,獎金由財團法人石延平教授文教基金會提供。
http://www.cie.org.tw/honors_detail.php?id=4
工程論文獎金係由工程界及交通界於46年間為紀念本學會侯故前理事長家源先生發起籌募學術獎金基金新臺幣壹拾萬元正,以每年孳息所得撥充者。自51年起,以孳息結餘較多,經第26屆理事會之決定將基金改為新臺幣壹拾參萬元正。
自 59年起,為執行第34屆年會交辦提案,經第34屆理事會之決定,工程論文獎金名額增為每年5名,除原設3名之獎金仍由侯氏論文獎金基金孳息所得撥充外, 增設之2名獎金由每屆年會籌備委員會列入預算籌措撥充。論文獎金自60年起提高為每篇新臺幣貳萬元,自66年起提高為每篇新臺幣參萬元,自70年起提高為 每篇新臺幣伍萬元以資鼓勵。另自78年起論文獎金全數悉由每屆年會籌備委員會列入預算籌措撥充之。
民國94年本學會為紀念石故教授延平對工程學術研究與發展之卓越貢獻,特設置「石延平教授工程論文獎」,每年評定給獎論文1篇,頒給獎金新臺幣伍萬元整,獎金由財團法人石延平教授文教基金會提供。
http://www.cie.org.tw/honors_detail.php?id=4
| 
年度 | 
論文題目 | 
作者 | 
刊載處 | 
| 
101 | 
含功能性支承橋梁位移評估方法之研究 | 
張國鎮、盧智宏、劉光晏 | 
結構工程期刊 | 
| 
Quantitative Thermal Imaging for Plasmonic
  Photothermal Therapy | 
王修含、魏振瑋、紀秀華、李百祺 | 
生物醫學工程學刊 | |
| 
Performance and inter-blade flow of axial flow fans
  with different blade angles of attack | 
劉思賢、黃榮芳、陳麗如 | 
《中國工程學刊》 | |
| 
超高強度汽車車門防撞鋼樑開發 | 
涂睿帆、潘永村、劉弦錦 | 
鑛冶雜誌 | |
| 
台灣地區大氣腐蝕季節性之比較 | 
羅俊雄、劉益雄、陳新北、邱永芳、陳桂清、柯正龍 | 
防蝕 | |
| 
100 | 
Superhydrophobicity and superoleophobicity from
  hierarchical silica sphere stacking layers | 
謝建德、吳芳伶、陳威宇 | 
材料化學與物理(MCP) 
國際期刊(2010) | 
| 
LCD用高濺鍍速率鋁靶開發 | 
洪胤庭、邱軍浩、黃宏勝、謝榮淵 | 
鑛冶雜誌 
第54卷第4期 | |
| 
Image Tracking of Motorcycles and Vehicles on Urban Road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raffic
  Monitoring and Enforcement | 
戴任詔、宋開泰 | 
《中國工程學刊》 
第 33卷第6期 | |
| 
Treatment of methyl methacrylate from semiconductor
  wastewater by catalytic wet oxidation | 
嵇達人、張家驥、吳憶伶、張慶源、 
杜文凱、曾吉永、王天財、張瓊芬、邱浚祐、陳奕宏 | 
台灣化學工程學會會誌 
第41卷第2期 | |
| 
有限體積逆風通量分裂算則於水池型魚道 
之水流模擬及應用 | 
郭文達、賴進松、郭耀麒、林國峰、張文鎰、胡通哲 |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 | |
| 
99 | 
Hand Orthosis Controlled Using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 
陳志瑋、林宙晴、朱銘祥 | 
生物醫學工程學刊 
第29卷第5期 | 
| 
考慮時變性部分集水面積概念之降雨逕流模式 | 
黃仁國、李光敦 |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 
第21卷第1期 | |
|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s of Inherent Factor and
  Timeinterval Decision i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or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Coagulant Dosage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 
吳冠德、駱尚廉 | 
環境工程與管理學刊 
第19卷第4期 | |
| 
束制型鋼板剪力牆之耐震試驗與分析 | 
林盈成、林志翰、蔡克銓 | 
結構工程期刊 
第24卷第4期 | |
| 
A H∞ Tracking-Based Adaptive Sliding-Mode Controller  for
  Nonliner Pneumatic Path Tracking Systems via a Functional Approximation
  Approach | 
江茂雄、李聯旺、郭中豐、陳義男 | 
中國機械工程學刊 
第30卷第2期 | |
| 
98 | 
Analysis of Slab Thermal Stresses and Concrete Joint
  Movements | 
周家蓓、李美慧 | 
中華鋪面工程學刊 
第1卷第4期 | 
| 
Reduction of Dioxin Emission by Multi-Layer Moving Bed
  Reactor with Bead-Shaped Activated Carbon | 
張木彬、蕭述三、張書豪、紀凱獻、羅偉橋、Jiri Smid | 
中國環境工程學刊 
第18卷第6期 | |
|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Using Voxel-based Morphometry and Bayesian Theorem for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 | 
陳永昇、陳麗芬、張雅婷、黃詠恬、蘇東平、謝仁俊 | 
中國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刊 
第28卷第3期 | |
| 
花蓮縣新城國中校舍結構現地靜態側推實驗研究 | 
江文卿、邱聰智、杜怡萱、黃世建 |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  
第20卷第4期 | |
| 
竹炭與椰殼炭聚酯摻合纖維蓄熱保溫及消臭機能評估研究 | 
安大中、林清安、賴偉仁 | 
紡織綜合研究期刊 
第18卷第2期 | |
| 
97 | 
High Turbidity Reduction During The Storm
  Period by Applied Magnetic Field | 
駱尚廉、王永立、胡景堯 | 
中國環境工程學刊 
第17卷第5期 | 
| 
重組大腸桿菌在批式與饋料批式培養之菌體和胞內蛋白質的線上估測 | 
柯誌龍、王逢盛 | 
中國化學工程會誌 
第38卷第3-4期 | |
| 
Cell Migration on Nanophase-Separated Poly(carbonate
  urethane)s | 
徐善慧、陳建安、趙啟南、陳忠煌、裘正健 | 
中國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刊 
第27卷第1期 | |
| 
結構推覆分析程序中RC牆構件塑性鉸性質之設定 | 
何象鏞、王仲宇 |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 
第19卷第2期 | |
| 
船舶雙層殼結構抗撞能力估算法研究 | 
洪振發、陳建邦 | 
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學刊 
第26卷第3期 | |
| 
96 | 
以高速熔合技術開發射出成型用雙金屬料管及其應用 | 
謝榮淵、李至隆、陳俊達、江連桂 | 
中國鑛冶工程學會會刊 
第50卷第4期 | 
| 
以極限狀態法建立標準貫入試驗之液化分析模式 | 
賴聖耀 |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 
第18卷第1期 | |
| 
銅化學氣相沉積之成長動力學與無種晶層的溝槽填實 | 
詹鎮澤、蔡大翔 | 
中國化學工程會誌 
第37卷第2期 | |
| 
公路橋樑耐震性能設計規範之研議 | 
張國鎮、蔡益超、宋裕祺、劉光晏 | 
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刊 
第21卷第3期 | |
| 
銅/不鏽鋼/聚醘胺複合梭織物補強聚丙烯複合材料之電磁屏蔽效益 | 
陳鑫湶、雷澄環、林佳弘、李貴琪 | 
紡織綜合研究期刊 
第16卷第4期 | |
| 
95 | 
獨立成分分析法探討電刺激產生之心房纖維性顫動之特性 | 
高   材、盧智成、劉建宏、胡威志、戴慶泰、左涵雯 |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25(3) | 
| 
HYBRID MODEL SPRITE GENERATION: A HIGH-QUALITY,FAST AND
  ROBUST ALGORITHM | 
吉正然、楊狄龍、陳進興 | 
中國電機工程學刊 
第12卷第3期 | |
| 
圓管內相變化微粒懸浮流體之熱擴展強制對流熱傳 | 
林敬峰、何清政 | 
中國機械工程學刊 
第26卷第1期 | |
| 
PP/SiO2複合材料之動態負離子釋放與遠紅外線功能研究 | 
蔡岳峻、鄭國彬、鄭大偉、鄧道興 | 
《紡織綜合研究期刊》 
第15卷第3期 | |
| 
磁流體化床中粒子之速度與運動情況 | 
林永忠、呂理平 | 
中國化學工程學會會誌 
第36卷第5期 | |
| 
94 | 
鋼骨鋼筋混凝土深梁之抗剪強度評估研究 | 
翁正強、王暉舜 |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 
第16卷第3期 | 
| 
一種新型奈米級五自由度重負荷疊積式平台之建構 | 
覺文郁、沈金鐘、鄧雲峰、簡裕特、劉建宏 | 
中國機械工程學刊 
第25卷第6期 | |
| 
橋梁結構性能耐震設計 | 
宋裕祺、蔡益超 | 
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刊 
第19卷第1期 | |
| 
A PT-Based Bi-Frequency Phase-Shift Driver for CCFL | 
鐘太郎、魏慶德、潘晴財 | 
中國電機工程學刊 
第11卷第2期 | |
| 
以四乙基鉛/四異氧丁基鋯/四異氧丙基鈦/氧為反應系統化學氣相沈積鋯鈦酸鉛膜的反應動力之研究 | 
鄭惟元、洪儒生 | 
中國化學工程學會會誌 
第35卷第6期 | |
| 
93 | 
一種以多路徑適應性內插有限脈衝響應濾波器為基礎的新的迴音消除演算法及架構 | 
吳政勳、吳安宇 | |
| 
台灣西部麓山帶砂岩之組成模式研究 | 
翁孟嘉、鄭富書、黃燦輝 | ||
| 
一般外形螺旋銑刀之銑削力頻譜特性分析 | 
王俊志、鄭嘉敏 | ||
| 
我國核電濕性放射性廢棄物處理技術之研發與應用 | 
黃慶村 | ||
| 
水與結構之互制作用:結合TLD(諧調液體阻尼器)程式與NASTRAN程式於高樓減震分析之研究 | 
陳永祥、林君穎、葛家豪 | ||
| 
92 | 
RC學校建築與沿街店鋪住宅快速耐震診斷 | 
許茂雄、郭心怡、鄧世雄 |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 
第14卷第1期 | 
| 
ACI混凝土規範與緻密配比在防蝕耐久性設計之差異評估 | 
黃兆龍、洪盟峰、湛淵源 | 
防蝕工程 
第16卷第4期 | |
| 
-0.35微米互補式金氧半1伏特、5.8兆赫低雜訊放大器 | 
唐志淳、劉深淵 | 
中國電機工程學刊 
第9卷第4期 | |
| 
階乘設計分析由高濁度颱風原水移除濁度及腐植酸及膠羽特性 | 
G.Annadurai、 
宋尚軒、李篤中、彭曉峰 | 
化工會誌 
第32卷第1期 | |
| 
連鑄鋁薄片製程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 
陳溪鎔、沈修弘、張榮邦、林惠娟 | 
鑛冶雜誌 
第46卷第4期 | |
| 
91 | 
渦流流量計安裝於單一彎管與兩不同平面彎管下游之性能表現 | 
苗君易、胡志忠、林世敏、周榮華 | 
中國機械工程學刊 
第22卷第6期 | 
| 
加氫水化學與鉑覆膜對敏化304不銹鋼之應力腐蝕龜裂之影響 | 
李國台、葉宗洸、蔡春鴻 | 
防蝕工程 
第15卷第3期 | |
| 
非對稱導流翼對快艇斜軸螺槳之性能改善 | 
柯永澤、辛敬業、李瓊惠 | 
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學刊 
第20卷第2期 | |
| 
金屬濺鍍對高分子膜結構的影響 | 
王大銘、楊台鴻、吳添財、賴君義 | 
化工會誌 
第32卷第1期 | |
| 
覆蓋誤差模式及取樣策略對良率改善之研究 | 
簡禎富、張國浩、陳志萍 | 
中國工業工程學刊 
第18卷第3期 | |
| 
90 | 
高密度亞氣氫氣電漿反應器之模型研究 | 
魏大欽、楊智超、鄭文正 | 
化工會誌 
第31卷第5期 | 
| 
P型氮化鎵之歐姆式接頭與活性離子蝕刻 | 
莊賦祥、張守進、蘇炎坤、陳建助、許進恭 | 
中國電機工程學刊 
第7卷第3期 | |
| 
可攜式即時心輸入量測系統 | 
徐良育、江家胤、劉俊鵬、胡威志 | 
中華醫學工程學刊 
第20卷第4期 | |
| 
自主式水下載具整合型導航系統之研究 | 
郭振華、邱逢探、賈景光 | 
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學刊 
第19卷第3期 | |
| 
丙烯晴分解菌懸浮與固定化生長對ABS製程廢水中丙烯晴去除之研究 | 
陳莉容、李季眉、王俊欽 | 
中國環境工程學刊 
第10卷第3期 | |
| 
89 | 
東帝士85國際廣場之結構主動控制 | 
鍾立來、吳賴雲、李明璆、楊培堅 | 
中國結構工程學刊 
第13卷第2期 | 
| 
結合虛擬實境技術之環境適應步行及平衡復健訓練系統之實體開發 | 
李明義、鄭智仁、連永昌、游振德 | 
中華醫學工程學刊 
第19卷第1期 | |
| 
結合影像處理與類神經網路之沖壓件檢測技術 | 
陳飛龍、唐為璽 | 
工業工程學刊 
第16卷第2期 | |
| 
2024鋁合金孔蝕機構研究 | 
廖啟民 | 
防蝕工程期刊 
第13卷第1期 | |
| 
以滑動分析法探討異向性粘土中深開挖底部隆起之安全係數 | 
蘇世豐、廖洪鈞、林耀煌 |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 
第11卷第2期 | |
| 
88 | 
以非線性地盤反應模式分析羅東模型試驗基址之地震反應 | 
黃俊鴻、陳正興、楊樹華 |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 
第11卷第1期 | 
| 
三角波相位調制技術應用於干涉光纖感測器 | 
李清庭、張立武 | 
中國工程學刊 
第21卷第3期 | |
| 
精密微步平台的定位誤差補償 | 
范光照、林勤喻、徐力弘 | 
中國機械工程學刊 
第19卷第6期 | |
| 
以彩色時間性物件導向裴氏圖為基礎之自動化製造系統排程方法 | 
王立志、吳紹穎 | 
工業工程學刊 
第15卷第8期 | |
| 
結構液流阻尼器之設計及應用 | 
徐德修、李永峰 | 
結構工程期刊 
第13卷第2期 | 
【本站文章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性「部份」轉載(請勿全文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標示(皮膚科王修含醫師)與出處(skin168.net/ skin168.com/ skin168.org),禁止更動內文,並提供有效的本站超連結。】
101年度詹天佑及工程論文獎當獎名單
| 
論 文 題 目 | 
作  者 | 
推薦學會 | 
獲獎種類 | 
| 
校舍鋼筋混凝土擴柱補強規劃與現地實驗 | 
施健泰、蕭輔沛、邱耀正、 
劉玉文、阮鈞平 | 
土木 | 
詹天佑論文獎 | 
| 
含功能性支承橋梁位移評估方法之研究 | 
張國鎮、盧智宏、劉光晏 | 
結構 | 
工程論文獎 | 
| 
Quantitative Thermal Imaging
  for Plasmonic Photothermal Therapy | 
王修含Shiou-Han Wang、魏振瑋Chen-Wei Wei、紀秀華Shiou-Hwa Jee、李百祺Pai-Chi Li | 
生醫 | 
工程論文獎 | 
| 
Performance and inter-blade
  flow of axial flow fans with different blade angles of attack | 
劉思賢、黃榮芳、陳麗如 | 
學刊 | 
工程論文獎 | 
| 
超高強度汽車車門防撞鋼樑開發 | 
涂睿帆、潘永村、劉弦錦 | 
鑛冶 | 
工程論文獎 | 
| 
台灣地區大氣腐蝕季節性之比較 | 
羅俊雄、劉益雄、陳新北、 
邱永芳、陳桂清、柯正龍 | 
防蝕 | 
工程論文獎 | 
101年度工程獎章得獎人優良事略
姓 名:莫若楫
出生年:民國20年
學 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土木工程博士(1961畢)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土木工程碩士(1955畢)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士(1953畢)
現 職:亞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得獎人簡介及優良事略
莫若楫博士現任亞新工程顧問集團董事長,為土木工程界泰斗,領導亞新團隊參與國內外重大建設,凡卅五年,成就卓越,厥功甚偉,足為表率。
莫博士於民國42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系,民國44年獲頒美國愛荷華大學碩士學位,民國50年獲頒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曾任教於耶魯大學,其後任教亞洲理工學院,自副教授,升任教授、系主任、副校長兼教務長,學術成就斐然,著有論文凡百五十餘篇。以其崇高之學術地位,於民國88年榮獲亞洲理工學院頒發榮譽博士學位,並以其豐富之教育行政經歷,曾受聘為我國教育部大學土木工程學系評鑑委員、中華工程教育學會認證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學委員會諮詢委員。於國際間,莫博士亦是聲望顯著,曾受聘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土木與結構學院諮詢委員、大地工程研究中心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及香港理工大學訪問教授。 
在任教亞洲理工學院期間,莫博士曾招收無數國內工程界青年學子赴該校深造,並指導其課業,為國家作育英才。這些菁英已成為國內工程界之骨幹,肩負重大建設之重責。受教於其門下或曾受其薰陶之局、處長不計其數。有感於國內建設需才殷切,莫博士毅然於民國64年束裝返國創立亞新工程顧問公司,積極參與重大工程之規劃、設計及監造,包括中山高速公路、第二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台北大眾捷運系統、高雄大眾捷運系統等等,由於服務品質優異,獲獎無數。莫博士以其豐沛之國際人脈,積極延攬各領域之專業人才並引進新工法、新技術,在國內紮根。其中尤以復興北路穿越松山機場地下車行道之無限自走工法最具特色,該車行道是世上第一條在營運中之跑道下方施工的地下道,曾榮獲2003年公共工程委員會頒設計金質獎以及監造金質獎,可視為工程界的一個里程碑。為對莫博士在工程界及教育界的貢獻,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及中華民國道路協會於1983年分別頒贈工程獎章。
因應國際化趨勢,亞新集團積極拓展海外業務,所設據點遍及新加坡、泰國、香港、馬來西亞、美國以及中國大陸。國外具指標性工程包括美國洛杉磯Badger Avenue Bridge (獲得1996傑出工程獎)、哥斯達黎加Tempisque
Bridge、澳洲M5號高速公路、曼谷第二國際機場、清邁國際機場、柬埔寨國際機場,新加坡捷運、泰國捷運、越南南西貢區開發等等。最近又與國內四大顧問公司,共組策略聯盟,進軍國際市場,共創商機。
莫博士致力於工程界之永續發展,不遺餘力,歷任顧問業同業公會創會理事長、台北市土木工業技師公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創會理事長、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工程師學會理事等要職、為工程界建立制度,尤重工程倫理,屢屢宣揚其正派經營之理念,為後學之典範。
在1980年莫博士引進國際會議到國內,負責辦理中國工程師學會和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首次聯合主辦的國際會議(第六屆東南亞大地工程會議)。為對莫博士在國際工程界的貢獻,亞澳道路工程協會及日本地盤工學會分別於2000年及2003年頒贈榮譽會員。
在推展國際事務方面,莫博士更是成就非凡,名列國際名人錄、美國科學名人錄、東南亞名人錄、中華民國現代名人錄、香港名人錄及美國工程界名人錄。莫博士曾任東南亞大地工程學會創會會長、國際土壤與大地工程學會副會長,並屢次主辦如亞洲區大地工程會議、東南亞大地工程會議、海峽兩岸大地工程會議,促進學術界及業界之交流,亦為多次跨領域國際會議及國際論壇之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或主講者。
莫博士積極帶領工程界代表我國加入國際組織為本國工程師爭取國際地位,也為本國工程師開拓發展契機。在莫博士努力下,我國於2005年成功加入亞太工程師組織(APEC Engineer Register, 為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之次團體),並獲選擔任中華台北監督委員會首屆主任委員,推動會務。我國並於2008年成功加入亞洲及太平洋工程師組織(Federation of Engineering Institutions of Asia and the Pacific),莫博士以其在推動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國際交流之卓越表現,獲該組織於2008年頒發該組織的首位年度工程師獎。我國又於2009年加入國際工程師流動論壇(Engineer Mobility Forum),莫博士當選擔任該論壇中華台北監督委員會首屆主任委員;於2011年莫博士亦當選為國際工程聯盟(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lliance)亞太工程師協調委員會主席。
101年度石延平教授工程論文獎當獎名單
| 
論  文  題  目 | 
作  者 | 
| 
On the influence of roller
  misalignments on the web behavior during roll-to-roll processing | 
陳國聲、歐廣順、廖彥鳴 | 
101年度傑出工程教授當選名單(依姓名序)
| 
姓 名 | 
服務學校 | 
科(學)系/職稱 | 
| 
王朝欽 | 
國立中山大學 | 
電機系/教授兼系主任 | 
| 
林秋裕 | 
逢甲大學 | 
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主任 | 
| 
高志明 | 
國立中山大學 | 
環境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 | 
| 
張所鋐 | 
國立台灣大學 | 
機械工程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 
| 
黃文星 | 
國立成功大學 | 
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兼研發長 | 
| 
黃志青 | 
國立中山大學 | 
材光系/講座教授 | 
| 
詹寶珠 | 
國立成功大學 | 
電機系電通所/特聘教授 | 
| 
鄧熙聖 | 
國立成功大學 | 
化學工程系/特聘教授 | 
| 
鍾世忠 | 
國立交通大學 | 
電機工程系/教授兼前瞻無線電科技與系統研究中心主任 | 
101年度傑出工程師當選名單(依姓名序)
| 
姓  名 | 
服務單位/職位 | 
科別 | 
| 
何寶中 | 
資訊工業策進會/副執行長 | 
電機 | 
| 
吳自康 |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公司/資深處長 | 
電機 | 
| 
陳耀維 |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東區工程處/處長 | 
土木 | 
| 
曾繼忠 | 
台灣中油公司探採研究所/研究員 | 
化工 | 
| 
黃一平 |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副局長兼代新工處處長 | 
土木 | 
| 
黃炳勳 |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公司/協理 | 
土木 | 
| 
黃郁文 |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公司/資深協理 | 
電機 | 
| 
黃慶淵 | 
中國鋼鐵(股)公司/鋼鐵研究發展處研究員 | 
機械 | 
| 
劉建勳 | 
台灣電力(股)公司冬山超高壓變電所/經理 | 
電機 | 
| 
鄭名山 | 
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所/組長 | 
機械 | 
101年度優秀青年工程師當選名單(依姓名序)
| 
姓  名 | 
服務單位/職位 | 
科別 | 
| 
吳再欽 |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科長 | 
土木 | 
| 
李亨元 | 
工業技術研究院/專案副理 | 
電機 | 
| 
周志勳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深工程師 | 
電機 | 
| 
柯誌欣 |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經理 | 
電機 | 
| 
洪國凱 |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工程師 | 
機械 | 
| 
莊凱評 | 
工業技術研究院/經理 | 
機械 | 
| 
陳松琳 |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 | 
電機 | 
| 
陳建宏 | 
工業技術研究院/研究員 | 
土木 | 
| 
蔡鎮竹 | 
工業技術研究院/經理 | 
機械 | 
| 
鄭錫圭 |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經理 | 
化工 | 
101年度優秀工程學生獎學金得獎名單(依姓名序)
| 
姓名 | 
性別 | 
學校 | 
科系 | 
年級 | 
| 
陳子裕 | 
女 | 
國立中興大學 | 
水土保持學系 | 
四年級 | 
| 
陳彥宇 | 
男 | 
大同大學 | 
生物工程系 | 
四年級 | 
| 
陳曉慶 | 
女 | 
國立交通大學 | 
土木工程學系 | 
四年級 | 
| 
彭玄文 | 
男 | 
國立中正大學 | 
機械工程系 | 
四年級 | 
| 
曾紹庭 | 
男 | 
國立清華大學 | 
電機系 | 
四年級 | 
| 
楊理博 | 
男 | 
國立臺灣大學 | 
電機系 | 
四年級 | 
| 
潘俊宏 | 
男 | 
陸軍軍官學校 | 
機械系 | 
四年級 | 
| 
潘韻仁 | 
男 |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 
機械工程系 | 
四年級 | 
| 
謝念芝 | 
女 |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 
土木工程系 | 
四年級 | 
| 
關淮中 | 
男 | 
國立中山大學 | 
機械與機電工程系 | 
四年級 | 
101年度沈怡獎學金名單
| 
姓名 | 
性別 | 
學校 | 
科系 | 
年級 | 
| 
李璟玫 | 
女 | 
國立清華大學 | 
化學工程所 | 
博三 | 
| 
郭芳琳 | 
女 | 
國立交通大學 | 
土木工程所結構組 | 
碩二 | 
中國工程師學會101年「工程優良獎」評選獲獎工程一覽表
| 
工程名稱 | 
主辦單位 | 
協辦單位 | 
| 
國立成功大學運璿綠建築科技大樓(綠色魔法學校) | 
國立成功大學 | 
設計: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 監造: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 施工:森榮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 
| 
CL305標南港車站地下化土建及機電工程 | 
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南港施工區 | 
設計: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監造: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泰商意泰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長鴻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承攬 | 
|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聯外捷運系統建設計畫CE02施工標 |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 | 
設計:林同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監造:林同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工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社子大橋新建工程第一期第一標 |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 
設計: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監造: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春源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 
| 
宜蘭縣政中心眷村新建統包工程 |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宜蘭縣政府 | 
專管: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監造: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統包: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昌成建築師事務所 | 
| 
莫拉克風災台17線雙園大橋緊急改建工程 | 
交通部公路總局東西向快速公路高南區工程處 | 
設計: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監造: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國登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 
|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聯外捷運系統建設計畫CE01D施工標 |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 | 
設計: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監造: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互助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 
| 
CL305標南港車站地下化土建及機電工程 |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
| 
社子大橋新建工程第一期第一標 | ||
| 
宜蘭縣政中心眷村新建統包工程 | ||
| 
莫拉克風災台17線雙園大橋緊急改建工程 | ||
|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聯外捷運系統建設計畫CE01D施工標 | ||
101年度表揚產學合作績優單位得獎名單
| 
組別 | 
得獎單位名稱 | 
備註 | 
| 
公立大學 
及 
科技大學 |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  | 
|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  | |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 |
| 
國立宜蘭大學 |  | |
|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  | |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  | |
| 
私立大學 
及 
科技大學 | 
正修科技大學 |  | 
| 
南台科技大學 |  | |
| 
中原大學 |  | |
| 
遠東科技大學 |  | |
| 
元智大學 |  | |
| 
建國科技大學 |  | |
| 
中華科技大學 |  | |
| 
美和科技大學 |  | |
| 
明志科技大學 |  | |
| 
技術學院 
及 
高中職 | 
大華技術學院 |  | 
| 
亞東技術學院 |  | |
| 
國立曾文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  | |
| 
永平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  | |
| 
企業 |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 
| 
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 |  | 
101年度傑出事業機構得獎單位*筆劃序
| 
得獎單位 | 
|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中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柏林股份有限公司 | 
| 
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司 | 

 
